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上善若水,寻安 > 第115章 笔底烟霞

第115章 笔底烟霞

键盘敲下最后一个句号时,窗外已泛起蟹壳青。我把三万字的《醒梦录》初稿发给了《都市奇谭》杂志主编,顺手将文档备份到标着\"创作素材\"的云盘文件夹。这个从通灵梦境衍生出的短篇小说,意外开启了我的非虚构写作之路。

顾问许知微女士出现在咖啡馆时,我正用钢笔描摹着窗格的光影。她六十出头的样子,灰白头发挽成严谨的发髻,手腕上却戴着时下年轻人流行的智能手表。

许女士任职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她的引荐下,我得以接触到真正的民间法事传承人。城郊的葛道士在建材市场开香烛店,货架后藏着祖传的科仪手抄本。哪有人信这个。着金元宝上的灰尘,却突然压低声音:\"不过上个月真有个产妇,说梦见女儿托世\"

为核实这个案例,我辗转联系到市妇幼保健院的张护士长。在档案室泛着消毒水味的灯光下,她翻出2021年的分娩记录:\"确实有个引产孕妇在术后产生幻听,但我们请精神科会诊后发现是创伤后应激障碍。豫片刻,又补充道:\"不过她描述的胎儿特征,与之前b超影像高度吻合。

这种扎根于苦难的民间信仰,比任何通灵小说都更震撼人心。统整理本地的\"非正常死亡记忆工程\",记录那些被官方档案忽略的个体命运。区走访时,意外发现梦中的\"松山疗养院\"原型其实是城东已拆除的结核病防治所。

随着调查深入,一个被掩埋的医疗事故浮出水面。1983年该所曾因药物管理混乱导致十七名患者死亡,事后却被归因为\"瘟疫流行\"。我在省图书馆尘封的卫生简报中找到一则五十字的简讯,配图里戴口罩的医生,眉眼间竟与我梦中虚构的\"林怀瑾\"有微妙的重叠。

这些发现逐渐拼凑成新的创作计划。当《醒梦录》获得年度奇幻文学奖时,我却在颁奖礼上宣布转向纪实写作。台下掌声中有不解的嘘声,直到我展示了一组对比照片:左边是小说里描写的通灵古镜,右边是旧货市场两块钱一面的普通铜镜。

次日报纸的文化版出现有趣的分歧:有的称这是\"幻想作家的觉醒\",有的则批评\"对民间信仰的祛魅过于残酷\"。但最意外的反馈来自某位读者来信,信封里装着张1983年的防治所工作证,照片已经霉变,背面的钢笔字却清晰可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