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然是没有说实话,这些日子,蒙正全带着张以峰卖卤肉,每天都能给她带来一两到二两银子的收入,半个多月下来,她手里已经再次有了三十几两银子。
当然,蒙小华也不可能把家底都暴露出来。
而且,她在心里估算过,有其他几家拿出来的银子,她拿出二十两银子已经足够村里人度过眼前的难关了,也没必要暴露全部的家底。
否则,财帛动人心,说不定就被人惦记上了。
听到蒙小华爆出的数字,蒋洪瑞惊讶的道:\"你真的能出二十两。
蒙小华肯定的点点头。
蒋洪瑞在心里飞快的盘算了一下,发现一下子就凑够了村里税款的缺口,顿时大喜道:\"好,你是好样的,老头子我没有看错人。
刚刚蒋洪瑞发怒时围聚在周围的村民们听到蒙小华将她父亲给的钱拿出来帮助大家,纷纷对她称赞不已。
在众人的议论中,再次将钱桂芬鄙夷了一番,蒙小华与潘仁和离的事情,却成了上天注定的幸事。
蒙小华看着周围的村民,继续开口道:\"村长,我还有话说。
蒋洪瑞此时心情非常愉悦,闻言点头道:\"你有什么就说吧,老头子给你做主。
村民们闻言,也自觉的安静了下来。
村民们闻言心中疑惑,却没有人开口说话,静待蒙小华说她的条件。
蒙小华也没有让众人久等,继续说道:\"大家都知道我这段时间一直在雇人帮我干活,我的提议就是,向我借钱的人不用在意三天之内还钱的限制,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可以来帮我干活抵债。
听到蒙小华的话,村民一下子就议论了起来。
因为蒙小华不仅愿意借钱给他们,还愿意让他们干活抵债,这个决定无异于是在送钱给他们。
等到秋播之后,村里的人就彻底闲下来了。
以往,村里的男人们还会外出做工,争取在年前给家里挣一份钱。
今年突然增加了挽联税和徭役,村里人觉得日子快要过不下去了。
有的人家甚至连眼前的挽联税都拿不出来,已经在考虑卖粮卖地凑钱。
哪曾想,蒙小华不仅愿意借钱给他们,还给他们挣钱的机会,这不是送钱给他们是是什么?
听到蒙小华这么说,人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哈哈,怎么可能嫌弃工钱低,这样的好事,我们是求都求不来的。
蒙小华冷眼扫过去,发现是村里有名的王癞子,淡淡的道:\"没关系,如果有人赖账,以后我家若是再有任何活计,他也别再想了,而且,有大家给我做见证,我想没有人会赖账吧?
蒙小华听到这个声音,转头看过去,正是早上领着二牛来家里的冯婶子,对她笑了笑。
听到老村长表态,其余村民也纷纷表态。
蒙小华的话音刚落,再次在村民中掀起了一波议论。
蒙小华看过去,是村里另外一个没有顶梁柱的人家赵婶儿,她笑了笑道:\"赵婶儿,等我的工坊建好了,需要的可不只是男人,女人们也可以干活,就看你到时候愿不愿意来帮我做事了。
蒙小华和赵婶的对话,同时也让在场的其他妇人升起了一些心思。
见问题解决,村长立即让几人回家将银子取来,同时让人准备纸笔,用来写借钱的借条。
需要借钱的人迅速排好了队。
在村子里所有人的见证下,借钱的村民在借条上按了手印,从老村长手里接过钱,转头就把挽联税交到了里长手里。
很快,村里七十八户人家的挽联税全部都交清了。
里长掂着手里装税银的钱袋,感到非常满意。
在其他村子收税的时候,就算有衙役在场,里长也免不了费一番功夫,才能将税银都收上来。
小石村这里倒是让他省了不少事儿。
离开小石村的时候,里长对蒋洪瑞夸赞道:\"你这个村长当的不错,村里的人也很团结。不过,别忘了三天后组织服徭役的人准时到,否则,别怪我到村里来拿人。
老村长无奈,只能连连保证准时到,绝不会误了集合的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