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洪瑞看了人群中的说话的老头子一眼,道:\"确实是有三十文一天的活计,但是,大家自然知道,干的活不同,拿的工钱自然不一样,三十文一天,需要你们自己带工具去砖窑帮忙运砖瓦回来,不包饭食,一共要二十人,可有人愿意的?
人群中一下子竖起了密密麻麻的手臂。
三十文一天啊,不干才是傻子!
到老村长这里聚集的,除了各家的当家人,还有一些附近的妇人,听到老村长的话,一下子又炸开了锅。
还有一些村民和妇人肆无忌惮的议论道:
潘义代表潘家在人群中,听到老村长的话,顿时脑子里就懵了。
他刚刚听到了什么?
大嫂被赶出潘家才几天?转眼却要盖青砖大瓦房?
他不是在做梦吧。
伸手掐了掐自己的手臂,感受到手臂上传来的疼痛,潘义确认自己不是在梦里。
不行,他不能呆在这里,他要赶紧回去把事情告诉娘,还要通知大哥回来,商量一下该怎么办?
根本顾不得众人鄙夷的目光,潘义跑着离开了村长家。
人群中一些手臂高高的举了起来。
蒋洪瑞作为村长,对各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很快,他就在人群中筛选了二十人,其中十人家里有车子,另外十个人则是力气最大的十人,可以和有车子的人相互配合使用。
其中,村长家是有车子的,蒋才国成了运砖瓦小队的领头人。
没有被选上的人并没有失落。
因为盖砖瓦房,可不止运砖瓦这一个活计,还有其他活可以争取。
顿时,人群中又长出了密密麻麻的手臂。
老村长让已经被选中运砖瓦的人家将手臂放下,从这些人中选了二十个。
被选中的人兴高采烈,没有被选到的人则失望不已,甚至对老村长生了一起怨气。
就在众人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的时候,只听老村长又问道:\"还有一个帮忙开垦荒地的活计,二十文一天,不提供饭食,愿意去的举手。
落选的人闻言,顾不得失望,顿时将手高高举起,有些甚至踮起了脚尖。
二十文一天呐,干一天活就能买四斤陈米,够一大家子饱饱的吃上一天了。
多加些野菜,说不定能吃两天!
开荒这个活,人多人少都是干,蒙小华并没有限定人数,老村长就选择了那些前两样都没有选中的人家,一共三十五户人,每家出一个人干活。
主打的就是一个雨露均沾。
各家各户都得到了挣钱的机会,虽然工钱上有多有少,但是一个个依然喜笑颜开。
毕竟,就在自家门口干活,又是农闲,去哪里找这么好的机会。
至于不包饭食,村民们都能理解。
两天过去了,村民们都知道了蒙小华和离后净身出户,在药梦崖下搭了竹屋居住,根本没有提供这么多人饭食的条件。
再说了,蒙小华给的工钱足够,让他们自家准备饭食,只赚不亏。
老村长将众人按照分工重新聚集到了一起,给众人提了一些要求,才让大家各自散了。
小石村除了蒙小华外,一共七十七户人家。
七十五户人都得到了挣钱的机会,因为潘义一开始就急匆匆的走了,所以就老潘家没有安排。
另一个采药的吴乾安家,没有人来领活干。
七十五户的当家人离开的时候,三三两两的走在一起,有的边走边讨论着蒙小华娘家的大手笔。
有的则是约好了明日一起过去干活。
老潘家,潘仁和潘义顶着烈日在中午的时候赶了回来。
经过小半天的时间,钱桂芬也打听到了不少的消息。
潘仁被老娘骂了,依然处于懵逼状态中,疑惑的道:\"不可能啊,我丈人那个杂货铺一年才能挣多少银子,还要养着蒙洪这个读书人,根本攒不下多少钱,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钱贴补女儿。
潘仁被钱桂芬一顿输出,骂得哑口无言。
他也不知道老丈人是发了哪门子疯,居然愿意拿出这么大一笔钱,又是买地,又是盖房子的,搞得好不热闹。
钱桂芬听到潘义的分析,连连点头,觉得他说得十分有道理。
就算说到天上去,她不还是大丫二丫的奶奶吗?
把她们的房间让给奶奶住,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嗯,主屋就是给她准备的,她一定要去盯着,不能让盖房子的偷工减料。
潘仁同样觉得潘山潘峰应该很愿意让他这个当爹的住他们的房间吧?
至于蒙小华?
大不了他大发慈悲,不计较她之前的过错,让她能够重新回到潘家。
这样一来,她总应该感恩戴德,欢欢喜喜的将他迎进去了吧?
想到这里,潘仁觉得,等新房子建得差不多了,他一定得先去挑一个最好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