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杂货铺,爹娘依然没有回来,倒是弟媳妇刘佳美回来了。
估摸着蒙洪告诉了蒙小华在镇山,刘佳美此时正在厨房准备午饭。
回到娘家,蒙小华也不把自己当客人,撸起袖子进了厨房,和刘佳美一起做饭。
很快,三菜一汤端上饭桌。
蒙洪点头答应下来。
上一次,还是他陪同姐姐一起卖菜式方子,仁和楼这几日的火爆情况,他在杂货铺中也有所耳闻,对于仁和楼再次找大姐买方子,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倒是一旁的刘佳美闻言,惊讶的问道:\"大姐,是唐家的少夫人柘星语柘小姐吗?
蒙小华闻言,从袖子里掏出了她和柘小姐签订的契约文书递给了刘佳美。
刘佳美的父亲刘夫子在私塾教书,她也是识字的。
接过文书,刘佳美细细的看了一遍,惊呼道:\"天呐,居然有十二道新的菜式,还有一个甜品的方子,这也太多了。
蒙洪闻言,从刘佳美手中拿过契书,快速的浏览了一遍,却皱起了眉头问道:\"姐,你一下子卖这么多方子,可是又缺钱了?
听到蒙小华这么说,蒙洪连忙拒绝道:\"姐,我们买地建房子,怎么能用你的钱,我们自己有钱,足够建三间青砖瓦房了。
刘佳美在一旁也是连连点头。
自家要搬迁到小石村的事情,刘佳美早就知道,对于公爹和丈夫的打算,她也是支持的。
但是,她没有想到,大姑姐居然准备了这么多钱给家里盖房子,这就让她很是意外了。
意外归意外,却不能如此坦然的接受大姑姐的馈赠。
蒙小华对弟弟和弟媳的拒绝毫不意外,她笑着道:\"弟弟,你别忙着拒绝,先听我说。
见大姐有话说,蒙洪目光灼灼的看着蒙小华,但眼中的坚决却丝毫不减。
蒙洪听着蒙小华的说辞,一对剑眉越皱越紧,他有些不确定的道:\"就算你要孝敬爹娘,这银子也太多了,爹娘肯定不会同意的。
听到这里,蒙洪的眉头稍微舒展开来,对蒙小华道:\"等爹娘回来,我会把你的话转告给爹娘,最后到底如何,还是由爹来决定。
老蒙家本就源自茶店镇的蒙子坝。
当年蒙正全在野猫溪扎下了根,这才从蒙子坝搬了出来,在野猫溪开了这家杂货铺。
大伯一家则一直留在蒙子坝,以种地为生。
朝廷征发徭役,大堂哥、二堂哥带着家中符合要求的几个侄子去服徭役,如今家中只留下了大伯、大伯娘等一众老弱妇孺,所以蒙洪方才有此一问。
蒙小华又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契书递给蒙洪,笑着解释道:\"我除了和柘小姐签了卖方子的契约,顺便也跟她要了几样食材的供货资格,我想着平常大伯一家对我们多有照顾,上一次我建房子的时候,几个堂哥也来帮忙了。如今有了赚钱的机会,自然不能忘了他们。
蒙洪一边看着契书,一边听着大姐的解释,连连点头。
如果是直接赠予大伯一家人银子,或许他们会拒绝。
但是,大姐将几种食材的制作方法传授给大伯娘和大嫂,让他们给仁和楼供货,如此一来,她们日后也算是靠自己的辛苦劳动赚钱,想来不会拒绝自家的好意。
适逢乱世,保证一家人好好活下去才是重点。
在此基础上,有赚钱的门路,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一点,也能更好的在乱世中保存自己。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的大家族,绝不是靠一个人能够撑起来的。
想要从其他家族的手里分一杯羹,必须集合整个家族的力量,也只有整个家族都立起来了,才能在这乱世之中争得一席之地。
蒙家现在虽然十分弱小,但大姐得了神仙的帮助,只要好好经营,蒙家定然有机会发展壮大。
所以,对于大姐愿意帮扶大伯一家,他是十二分的赞成。
况且,大伯一家也确实值得他们去帮。
蒙小华本就知道刘佳美会写字,当即同意了下来。
需要大伯娘她们准备的东西并不多。
一背篓的新鲜桑叶,用来制作桑叶豆腐。
三斤左右的灯笼花,用来制作冰粉。
再抓两斤田螺,要个头偏小一些的,做爆炒田螺。
蒙洪欣然去往蒙子坝,留下蒙小华和刘佳美在杂货铺准备明日交给仁和楼的菜式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