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华盘算着怎么去做生意,陈昌秀却没有全盘接受,只见她面色严肃的对蒙正全道:\"老幺,你们愿意提携家里人,大嫂很感动,但是我们也不能这么坦然的接受你们的馈赠,以后这门生意的收益,你们拿七成,我们拿三成就可以了。
听见婆婆的话,陈桂华想要说什么,最终却没有说出口。
家里婆婆当家,不管是公爹还是丈夫都听婆婆的安排,她一个儿媳妇不适合在这个时候插嘴。
蒙正全听了陈昌秀的话,眉头紧锁,对陈昌秀道:\"大嫂,虽说这门生意是华儿拿出来的,但是需要你们辛辛苦苦将原料做成食材,我的本意就是希望你们有个营生,能让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一点,我就不用分钱了。
蒙正全还想继续劝说,蒙小华在一旁道:\"大伯娘,要不这样,我们也不谈分成了,等你赚钱了,给我二两银子,一个方子给我一两银子可好?我这生意不仅打算给你们做,也想给村里的人做。到时候我同样收他们一两银子一个方子。
陈昌秀和陈桂华惊讶道。
她们没想到,就一个桑叶豆腐和一个冰粉的方子,蒙小华就能卖到三十两银子。
陈昌秀点头不语,却把蒙小华的好记在了心里。
陈桂华的娘家在陈家池塘,家里还有三个弟弟,一家人同样是靠种地为生。
陈家池塘距离野猫溪镇最近,但离临近县的别口镇和太和镇不远,完全可以去这两个地方做生意。
说到最后,陈桂华不好意思的停住了话语。
蒙小华笑笑不再说。
她能相信陈桂华,但对陈桂华的娘家就不好说了。
毕竟,财帛动人心,真金白银摆在面前的时候,不是所有人都能抵住诱惑的。
和大伯娘谈妥桑叶豆腐和冰粉的事情,大家一起用完午饭,陈昌秀和陈桂华就离开了。
既然接下了仁和楼的生意,不管是为了自家赚钱,还是为了不辜负蒙小华的好意,他们都必须得认真去对待。
至于陈桂华的娘家如何抉择,蒙小华就不去管了,只等着收银子就是了。
送走陈昌秀和陈桂华,蒙小华提起了房子的事情。
一开始,蒙正全对蒙小华说建三进的大宅子是抗拒的。
在他想来,女儿再怎么赚钱,也不能用女儿的钱来建房子。
可是,当蒙小华从背篓里拿出二百四十两银子摆在他面前的时候,老蒙沉默了。
饶是老蒙活了几十年,也没有一下子见过这么多银子。
老蒙闻言,转头看向儿子。
蒙洪自然点头表示确实有此事。
听着女儿的宏伟计划,老蒙沉默了。
倘若在以前,让老蒙花二三百两银子去建一栋宅子,他只会觉得是在败家。
但如今几百两银子就这么明晃晃的摆在他眼前,顿时就让老蒙觉得:似乎,比起计较花谁的钱来建房子,一家人的安全要更重要一些。
毕竟,刚刚大闺女已经说了,她手上的房子还能再卖好几百两银子,而且她还有卤肉生意在源源不断的赚钱。
另外,女儿的工坊已经在建了,不出意外的话,将来肯定会赚到更多的银子。
如果没有一个安全的容身之所,岂不是连赚钱都不敢放开手脚。
一想到不能赚钱,老蒙顿时一阵心疼。
所以,这钱必须花!
而且,要尽快将新房子建起来,再一家人搬去小石村,不仅是给女儿撑腰,同时也是帮女儿守住家业。
否则,就凭着女儿一个妇道人家和几个未成年的孩子,很容易被某些眼红的人惦记上。
老蒙不知道,现在卤肉生意赚的钱已经不放在蒙小华的眼里,剁椒和豆瓣酱才是她最赚钱的生意。
一坛两斤重的双色剁椒或者豆瓣酱就能卖二两银子。
如今签了供货契约的几个酒楼,每个月就能给她带来二三十两银子的收入。
接下来,她还要将豆瓣酱卖给更多酒楼,赚银子的速度更快。
所以,她必须尽快将房子建起来,把老蒙和弟弟一家接到小石村去。
有老爹和弟弟两个男人在,就算村里有人眼红,心里也必须要掂量掂量。
更何况,她还有老村长这一张护身符。